鄧芬與張大千
一九三一年,由張大千助編、上海中華書局出版“當代名人畫海”,刊印了一百零二位南北名畫家的作品,其中包括鄧芬一九二九年秋作於上海的中堂《秋意圖》,以寫意的筆法繪畫蘆草以及用工筆的手法繪上寒蟬。這本畫集,只收入兩名廣東籍畫家的作品,另一位是趙少昂,作品是《孔雀》。
鄧芬和張大千的密切交往始於一九二九年,因為當時張氏居於上海,是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會會員。但據林近先生對筆者說,當時中華書局打算出版《當代名人畫海》,藉此網羅當時中國畫壇第一流高手的作品,由張大千組稿,張大千於是找到鄧芬。張氏和葉恭綽結交是在當年的三月,儘管我們沒有資料證明鄧、張之交往是否由葉恭綽一手促成,但張氏肯定是充份研究過鄧芬的作品才推許鄧芬為“廣東唯一國畫家”的。
一九四八年十二月,張大千偕徐雯波由成都抵達香港,居於九龍亞皆老街,準備展畫。其間,張氏自然和香港的友人有一番詩酒唱和。陳丙光藏有一張當月張大千與鄧芬、簡琴齋、張君華、廖俠懷、張祥凝、余匡父以及一位雷先生攝於香港的照片,鄧芬居中,神態豪邁,其時張大千所流露怡然自得的神情。
張大千在香港展畫期間,發生了一件令張大千三十年後仍念念不忘的逸事。李銳祖向筆者說他往澳門天神巷“藕絲孔居”拜訪鄧芬時,鄧芬向李展示一把摺扇說:「這是張大千送給我的,我去看他的畫展,見到扇面中的仕女彈琴是用左手彈的,我說我們是曲壇中人,這幅畫畫錯了,張大千說鄧芬你很了不起,於是將扇送給我啦!嘿嘿,老虎都有打瞌睡的時候。」
一九四九年初,張大千從香港來到澳門,作為蔡克庭的客人居於郵政局後面的一座三層高的樓房,張大千在蔡家的大廳中放置著兩張大型的八仙桌作畫案,更以重金從東南亞買回兩隻長臂白猿養著在花園中,時時對園內的白猿寫生,或逗猿嬉,他四月左右離開澳門。雖然在這短暫的停留中,澳門並未能給予他太多在國畫上的創作靈感,可是,他卻和鄧芬互有酬答。鄧子玉告訴筆者,一天,張大千手持繪有其山水畫的摺扇造訪荷蘭圍六十三號二樓,以此贈給鄧芬,還笑言近來天氣炎熱,送給鄧芬搧涼。
張大千回轉香港後,寄居於簡經綸的“琴石齋”中。夏天,鄧芬父子也曾於張氏臨返四川之際到達香港,與其會面,並將鄧子玉引見給張氏。當張大千知子玉能畫後,便將一批繪畫資料相贈。期後,也為鄧芬畫下水墨畫《羅浮憶夢圖》。(張氏於一九二八年曾遊廣東羅浮,作畫多幅。)
一九七八年,張大千從國外回台北定居。他入住台北士林區至善路二段二四二巷二號前,李銳祖在台北的一家酒店中拜訪張氏,他們的言談中,也談及鄧芬。張大千對李銳祖說:「鄧芬很聰明,是我的同學,夢覺紅樓彈揚琴。」想不到鄧芬去世十四年後,張大千對這位故友還是念念不忘。李銳祖不清楚張大千為何指鄧芬是其同學,李氏不無遺憾地對筆者說,當時若追問多一點,會更加清楚鄧芬的藝術生涯。後來,林近對筆者證實,這裡所說的同學,是指鄧芬和張大千一樣,書法學清道人李瑞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