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藝界好友
音樂大師 馮華傳略
馮華師父,廣東新會人,一九二四年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,師母余麗萍,亦為粵劇伶人。馮華十七歲時由潘秋師父介紹入行,首次於廣東省江門市演出。演奏梵鈴,由於音樂領導(頭架)楊肇忠師父臨時因病缺席,班主遂委馮重任,擔任頭架,領導樂隊演奏拍和。
多年來馮華師父曾與馬師曾、紅線女等紅伶合作演出,深受好評。一九五四年左右,當時馮華年約卅歲,得到澳門殷商及華人領袖何賢先生支持,投資三萬元,協助馮開設樂聲唱片公司。(馮華多年來視何賢先生為恩人)樂聲公司曾替各大唱片公司製作唱片,例如百代EMI等唱片公司,馮親自監制之大碟達數十隻,其中李寶瑩、任劍輝之「樓台會」,更為大賣。此外又替鍾麗蓉(女腔),黎文所(反腔)製作唱片,聲震樂壇,喻亮一時。
六十年代,馮華與黎福於石塘咀開設金陵歌座,(入場費為一元,包一盅茶)又於上環添男酒樓開設另一歌座,當時歌壇十分蓬勃,夜夜笙高,熱鬧非常。斯時馮華認識了書畫名家鄧芬,他極喜愛曲藝,每晚必到歌座欣賞演出,歌座每為他設有專席,與一眾富商巨賈,文人雅士,盛筵雅集,因此與呂文成、馮華等音樂大家,有密切交往,馮華師父更助鄧芬兩位女弟子司徒珍、司徒玉 , 成功由避風塘歌艇,躍登曲壇,得到各方稱譽,由是聲名大噪。
馮華老師於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五日移民加拿大多倫多,組織曲藝社,推動當地曲藝,扶掖後進,不遺餘力,並經常參與港加兩地的演出及唱片製作。馮華師父譽滿曲壇,桃李滿門,被推許為一代音樂大師,實至而名歸。
薛覺先
薛覺先被譽為「萬能泰斗」,在唱腔上揉合朱次伯千里駒及白駱榮的優點,並引入西洋樂器為粵劇拍和。他喜用「偷叮搶板」在音樂過門的地方開腔,而且能夠兼唱平喉和子喉,「鳴」音的共鳴特別清晰閱耳。
他的名曲有「胡不歸」「前程萬里」「姑緣嫂劫」之「祭飛鸞后」、「心聲淚影」之「寒江釣雪」等。
廖俠懷
四大名丑生之一的廖俠懷,能編能演以滾花為人稱道,他利用順德方言唱曲,使他飾演的低下層人物更為傳神。他亦善用牙音鼻音,以「呀吖」拉腔,創造自然和充滿感情的唱腔,雖然唱腔上充滿精心設計,但絕無矯揉造作的弊病。名曲有「花王之女」「啞仔賣胭脂」「母賢子孝」等。
小明星(鄧曼薇)
小明星是歌壇「平喉四傑」之一,堪稱「女伶腔」的代表。她引腔全部在中音位,但是她音域甚廣,吐字清晰跌蕩有度,唱得有凄婉獨特的情味。由於她用心去演繹「曲聖」王心帆所撰的文人曲,因而走紅,兩人相輔相成,並稱「星韻心曲」,「星腔」對平喉歌壇和粵劇界有重要的影響,名曲有「痴魂」「風流夢」「多情燕子歸」等。徐柳仙
徐柳仙是歌壇「平喉四傑」之一,她氣量充足,音域廣闊,行腔瀟洒,跳擸跌蕩的幅度很大,她的唱腔有如天馬行空,旋律迂迴曲折,在唱腔流派中獨樹一幟。名曲有「再折長亭柳」「紫泥留恨」「入骨恩情」「夢覺紅樓」等。
白雪仙
白雪仙擅唱唐滌生及王粵生撰寫的大調小曲,她的聲音高亢,腔調剛強激昂,道白清楚俐落,充滿感情,而且她刻意在唱腔上設計心思,彰顯唱功,所以她的唱腔有一定難度。名曲有「帝女花」、「紫釵記」之「劍合釵圓」、「李后主」之「去國歸降」等。
任劍輝
任劍輝的唱腔節奏明快,乾淨俐落,吐字清晰有力,她的唱腔最大特色是可以說是自然流暢、清楚明白地唱出人物的感情和性格,她簡潔的唱腔易學易上口,廣受大眾歡迎。名曲有「帝女花」、「紫釵記」之「劍合釵圓」、「李后主」之「去國歸降」、「樓台會」之「十绣香囊」、「火網梵宮十四年」等。
以上資料來源:香港文化博物館──粵劇文物館
Souce: Cantonese Opera Heritage Hall, Hong Heritage Museum